發布時間:2016-7-2 9:41:31 點擊數:866 [ 返回 ]
今年以來,江蘇恒華傳媒有限公司的印刷機器一直保持著滿負荷運轉。輪轉印刷機操控手潘久波手里的生產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10月份。
而去年6月,這家企業還掙扎在“生與死”的邊緣,幾個月沒拿到工資的潘久波當時正面臨著重新擇業的苦惱。恒華的生存危機爆發于90萬噸高檔彩色包裝印刷生產基地項目上馬之后。
據了解,由江蘇恒華傳媒有限公司投資的90萬噸高檔彩色包裝印刷生產基地項目2014年2月簽約落戶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。項目投資16.3億元,建設期為2年,用地234畝,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,引進兩臺由美國高斯公司最新研制的可變精準數據輪轉膠印機。該設備全球僅4臺,享有國內唯一設備專用權,在印刷生產中可直接節約原紙30%,使生產效率提高6倍。設備于2015年安裝調試到位。
據悉,該項目的實施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使企業走一條科技含量高、經濟效益好、資源消耗低、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,可促進實現傳統印刷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,對推動本地區印刷業發展,全面提升中國印刷業的國際競爭力,增加出口,具有重要作用。新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江蘇省內規模最大、設備先進,無污染、環保型的印刷生產基地,全面達產后,可形成銷售收入100億元,利稅10億元。然而巨額投資卻遭遇到市場疲軟,企業資金流趨于枯竭,恒華傳媒董事長蔡亭照坦言,過度擴張使企業“命懸一線”。
“恒華遭遇的危機,表面上是資金問題,實質上是市場問題!钡ね絽^重大項目辦負責人趙平說,恒華傳媒先后引進德國、美國的尖端設備和技術,然而,尖端設備與技術雖然為企業贏得了聲譽,卻并沒有贏來高端市場的“橄欖枝”。印刷領域的高端市場向來為國外企業所把持,中國企業不具備競爭優勢,也沒有話語權,恒華的高端設備陷入“高射炮打蚊子”的尷尬境地。
企業是如何走出困境的?蔡亭照介紹說,企業重生得益于丹徒區的鼎力相助。丹徒區政府對恒華進行全面幫扶工作,專門建立了一套服務班子,由丹徒新城管委會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,實行掛鉤責任制對接企業。一方面,協助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高端市場;另一方面,積極協調融資問題,聯合各大銀行簽署銀行聯合授信,幫助企業解決周轉貸款,并幫助其申報文化產業扶持資金。得益于丹徒區所提供的精準服務,恒華最終渡過難關,并獲得全球印刷業巨頭美國當納利的青睞,成為其合作伙伴。
恒華的“起死回生”是丹徒區著力打造“創業者樂園”的顯著成果之一。近年來,丹徒區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,吸引更多、更優質的人才項目落戶。丹徒在人才引領、創新驅動、轉型升級等方面邁上新臺階。
(完)相關推薦:
推薦產品: